高脂血症防治指南:高脂血症不仅影响健康,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保持健康体重、合理膳食、戒烟限酒,结合必要时的药物治疗,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管理高脂血症,守护心血管健康。
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主治医师胡菁
高脂血症的防治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药物治疗。参考《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以食养为基础,提出具有多学科优势互补的成人高脂血症人群食养基本原则,为高脂血症辅助预防与改善提供食养指导。
1.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在满足每日必需营养需要基础上,需通过调整膳食结构,控制能量摄入,维持健康适宜体重,以利于控制血脂。体重正常者需预防超重和肥胖;超重和肥胖人群,需通过改善膳食结构和增加运动,使体重减少10%以上。高脂血症人群,除不宜运动外,无论是否肥胖,建议每周5~7次体育锻炼,每次30分钟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运动。
2.调控脂肪,少油烹饪:限制总脂肪、饱和脂肪、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20%~25%为宜,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更应尽可能减少每日脂肪摄入总量。食物制作应选择少油烹饪方式,减少食品过度加工,多选蒸、煮等方式。
3.食物多样,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充足:控制总能量及脂肪基础上,选择食物多样的平衡膳食模式,食物每天应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蛋白质摄入应充足,宜选择脂肪含量低的动物蛋白和植物性蛋白质,奶类宜选脱脂或低脂牛奶。膳食纤维利于脂代谢调节,可多食新鲜蔬菜,推荐每日摄入500g,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新鲜水果每日推荐摄入200-350g。
4.少盐控糖,戒烟限酒:控制盐和糖摄入量。食盐用量每日不宜超过5g;少吃甜食,添加糖摄入不应超过总能量的10%;完全戒烟和有效避免吸入二手烟,提倡限制饮酒。
5.因人制宜,辨证施膳:中医食养总则为“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即虚者用具有补虚作用的食药物质与食养方,实者选用具有祛邪作用的食药物质与食养方。
6.因时制宜,分季调理:在四时节律影响下,人体血脂水平亦会存在一定差异,针对不同季节的特点,可选用不同食养食材。
7.因地制宜,合理搭配:受不同地区气候、环境影响,居民膳食习惯、生理特征存在差异,需根据地域调整膳食。
8.会看慧选,科学食养,适量食用食药物质:高脂血症人群可通过看标签来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食品,同时了解食品中能量和相关营养成分的含量,做到科学合理选择。
另外,还需要控制影响血脂的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应当积极控制。如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无法使血脂恢复正常或者是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和贝特类药物(非诺贝特)。
通过上述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管理高脂血症,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