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夏初,大部分人都喜欢待在空调环境中。可是有些人一进入空调房就会狂打喷嚏,流涕、鼻痒,他们极大可能是患有过敏性鼻炎。此病不及时治疗会诱发鼻息肉、鼻窦炎、鼾症、哮喘、慢阻肺、心脑血管等疾病。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采取哪些措施帮助此类患者度过一个凉爽健康的夏天。
攻略一:变应原回避 常见过敏原是螨和花粉。尘螨以人类皮屑为食,并主要生活在床垫、枕头、地毯及绒毛玩具中,而变应原包含在其排泄物颗粒中。水洗纺织品即可清除其中的大部分变应原,不可清洗的生活用品可以通过经常暴晒方式除螨。风媒花粉由于飘散量巨大且能远距离传输,因而可影响远离花粉源数百公里的人群;虫媒花粉只有直接接触才会致敏。花粉的致敏能力随季节、地理位置、温度和植物种类而变化。避免在过敏性花粉季节外出,出门戴上防尘口罩,鼻腔冲洗可防范和减少过敏原接触。此外常见的过敏原还有动物毛发及代谢物,昆虫及代谢物,微生物等。具体是何种过敏可通过敏原检测获知。但是也有许多过敏原目前无法检测,所以过敏原检测阴性不代表没有过敏。
攻略二:药物治疗 轻症患者首选抗组胺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的一种或两种,常用给药途径是鼻内和口服给药。抗组胺药物推荐使用2周(如氯雷他定、氮卓斯汀等),对于高危工种作业、老年人及患有心传导阻滞的患者不宜选用此类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喷剂(如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氟替卡松等)疗程不少于2周。对于中-重度持续性发作患者鼻用糖皮质激素喷剂是首选药物,建议早晨起床后使用,疗程4周以上,持续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间断治疗。鼻内给药可直接作用于鼻部,避免或减少了全身副作用。副作用主要为鼻干、鼻出血,停用后可消除。同时患有鼻部肿瘤及3岁以下人群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重症患者可以选择两种药物同时使用,例如口服抗组胺药+鼻喷糖皮质激素或者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使用药物需要根据症状、体质、检查结果阶梯选择,尽量避免药物副作用。不宜自行到药店购买、网购和海外代购鼻喷“神药”,这些药物中通常含血管收缩剂,如麻黄素、羟甲唑林、萘甲唑林等,此类药物短期缓解鼻塞效果佳,但长期使用易导致药物性鼻炎。
攻略三:脱敏治疗 脱敏治疗是目前唯一的对因治疗。阻挡过敏性鼻炎免疫反应的总疗程不少于3年。疗程分为剂量累加阶段和剂量维持阶段。对螨过敏者效果最佳,以舌下含服、皮下注射为主要给药途径,首选舌下。因脱敏疗程长,许多患者很容易中途放弃。所以在治疗前最好要考虑清楚,避免半途而废。
攻略四:手术治疗 系过敏性鼻炎的辅助治疗方法,帮助缓解症状。常见的手术方式有下鼻甲成形术、骨折外移、低温等离子消融及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旨在缓解鼻塞。鼻部神经阻断术,旨在降低鼻黏膜高反应性。此类手术长期疗效尚有待观察。不要相信任何一种手术(微创、激光)可以根治过敏性鼻炎的虚假宣传。
总之,过敏性鼻炎通过合理的管理,完全可以做到无症状。(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主治医师 杨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