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产房传来第一声啼哭声,看着刚分娩出的粉嫩宝宝,初为人父母的新手爸妈们心里眼里全是激动与欢喜。
可是随着日龄增加,宝宝全身皮肤开始逐渐泛黄,这让家长们困惑不已:怎么就出现黄疸了呢?这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是继续观察还是立即就医?
□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主治医师 苏娜
一、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
生理性黄疸
1.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如精神反应好,吃奶正常,无需特殊治疗;
2.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可持续至3-4周;
3.血清胆红素升高<5mg/dl.d或<0.5mg/dl.h;
4.血清总胆红素值尚未超过小时胆红素曲线的第95百分位数,或未达到相应日龄、胎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
病理性黄疸
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2.血清总胆红素值已达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或超过小时胆红素曲线的第95百分位数,或未达到相应日龄、胎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或血清胆红素升高>5mg/dl.d 或>0.5mg/dl.h;
3.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4.黄疸退而复现;
5.血清结合胆红素>2md/dl;
6.新生儿出现嗜睡、拒奶、发热等临床表现。
父母应学会动态观察宝宝在自然光下皮肤黄染部位及程度:一般黄疸从上到下顺序出现,头-躯干-四肢-手足心黄疸。一旦黄疸出现早或消退不明显,应尽早就医,动态记录黄疸变化,可拍照便于医生评估。
二、晒太阳不可以退黄
不少家长认为宝宝晒太阳可以退黄,于是经常抱着宝宝出门晒太阳,甚至让宝宝暴晒在阳光下。阳光下的紫外线不能帮助退黄,且宝宝皮肤娇嫩,在阳光下照射易灼伤皮肤,使皮肤干燥、皲裂出血、感染等可能,甚至可能损伤眼睛和生殖器官。
因此,晒太阳不能解决黄疸问题,反而延误治疗,加重并发症发生。新生儿不宜晒太阳,晒太阳不会减少黄疸。一旦发现宝宝黄疸加重,需立即就医!
三、民间偏方不能退黄
不少家长认为喂葡萄糖水、洗草药澡等偏方,可以使黄疸下降。新生儿胃内容量约30-60ml,葡萄糖水则主要含有葡萄糖和水,若给新生儿长时间喂葡萄糖水,可能存在血糖异常、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不利于胆红素排出。而草药成分较复杂,宝宝皮肤娇嫩,易出现过敏、中毒等风险。总之,这些偏方无科学依据,有的甚至会危害宝宝健康。
对于生理性黄疸,要保证宝宝充足喂养,多吃多拉,促进胆红素排出。母乳喂养宝宝按需喂养;配方奶喂养宝宝喂养间隔时间不超过4小时。病理性黄疸,则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