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儿童医院急诊医学科连续收到几例因过度通气来紧急就诊的大龄患儿,患儿表现为有胸闷感、呼吸急促,脸色发白、手脚发麻、僵硬,情绪也变得极不稳定,经询问后是由于临近大考精神紧张压力大而引起了呼吸性碱中毒,临床简称“过度通气综合征”。
什么是过度通气综合征
过度通气综合征多是由精神心理因素所引起的自主呼吸频率增快,多为阵发性发作,常伴有通气和换气过度,导致体内CO2丢失过多,出现呼吸性碱中毒和神经肌肉应激性增强的一组疾病。
过度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主要躯体症状表现有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心律失常、肌肉僵硬、手足搐搦等,心理症状表现有惊恐、焦虑和恐惧等。
过度通气综合征的原因
据文献查阅显示,过度通气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集中,每年4—10月为该病的发病高峰期,发病人次和气温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气温越高,发病人次就越多。
过度通气通常与焦虑有关,发病多见于女性,常在紧张、生气、焦虑、工作压力大等情绪激动时发作,但也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比如长期饮用咖啡、浓茶、药物等都可引起。
如何缓解过度通气
调整呼吸
采取腹式呼吸,主动降低呼吸频率,进行呼吸调节,稳定情绪。
方法:取坐位或卧位,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放松胸部,腹部比胸部先隆起。经鼻缓慢深吸气的同时使腹部隆起,感觉腹部逐渐向外扩张,吸气尽量用鼻吸同时嘴巴紧闭,呼气时用嘴巴呼气,如同吹口哨,呼吸时要深长而缓慢,节奏平稳。
纸袋呼吸法:
用纸袋(非塑料袋)罩住口鼻,缓慢呼吸6—8次,重复2—3组,直到症状减轻。
此方法通过吸入呼出的二氧化碳、快速缓解因低碳酸血症引发的头晕、手脚麻木等症状。
若症状仍未缓解,请尽快就医,注意不能使用塑料袋,以免引起窒息。
心理疏导
安抚情绪,向患者解释该病的发病特点,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患者精神负担,消除恐惧心理,日常让家属多陪伴,多关心给予正向的鼓励与支持。
如何预防过度通气
调节心理压力
适度减压,不要独自一个人面对压力,可以通过听音乐、运动、找人倾诉宣泄不良情绪、主动减压,而不是刻意地压抑自己。
情绪管理训练
对过度通气的初发症状已有所认识(比如出现四肢麻木、呼吸困难、心悸等),情绪激动时及早提醒自己放松情绪及放慢呼吸,深呼吸可以帮助你从紧张情绪中放松下来。
长期负向的压力会侵蚀身心健康,当出现症状时,及时接受专业的压力评估和治疗管理压力的方法。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心肺功能
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过度通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