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汪美群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听力健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听力损失问题日益突出。听力损失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沟通交流,还会导致孤独、抑郁、认知功能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听力损失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遗传因素:部分听力损失与遗传基因有关,建议有家族史的人群进行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是导致听力损失的重要原因。建议远离噪声源,必要时佩戴防护耳塞或耳罩。疾病因素:中耳炎、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等耳部疾病,以及脑膜炎、腮腺炎等全身性疾病都可能引起听力损失。建议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进行听力检查。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利尿剂等具有耳毒性,可能导致听力损失。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滥用药物。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听觉系统功能逐渐衰退,导致老年性耳聋。建议老年人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必要时佩戴助听器。
听力损失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早期发现和干预是预防和减轻听力损失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听力损失的常见表现:听不清别人说话,尤其是嘈杂环境中;经常要求别人重复说话;将电视或收音机的音量调得很大;耳鸣、耳痛、耳闷等不适症状。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耳鼻咽喉科进行听力检查。目前,常用的听力检查方法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耳声发射等。对于确诊的听力损失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适用于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等疾病引起的听力损失;手术治疗:适用于中耳炎、耳硬化症等疾病引起的听力损失;助听器:适用于轻中度听力损失患者,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听力,改善生活质量;人工耳蜗:适用于重度及以上听力损失患者,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部分听力。
科技助力听力健康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于听力健康领域,为听力损失患者带来福音。人工智能助听器:可以根据环境自动调整声音参数,提供更清晰、自然的听觉体验;人工耳蜗技术:不断改进的人工耳蜗技术,可以帮助更多重度听力损失患者恢复听力;基因治疗:为遗传性耳聋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听力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听力保护不仅是一种健康行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通过预防和保护行为,我们可以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保护听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