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 住院医师 曾志毅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导致心肌持续严重急性缺血性坏死而引发的疾病,属于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其症状多样,包括胸痛、胸闷、心慌、气急烦躁等,严重时可能出现低血压、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在寒冷季节,心血管系统易受损害,增加心肌梗死风险,原因如下:
1.血管收缩:低温导致血管收缩,血流减缓,心脏泵血负担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
2.血液黏稠度上升:为保持体温,血液可能变黏稠,不利于血液循环,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3.运动量减少:冬季运动量减少,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4.饮食习惯改变:冬季人们可能更倾向于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针对寒冷天气中心肌梗死风险增加,以下措施可有效防治:
1.注意保暖:及时增添衣物,特别是头部、手部和脚部,以减少血管收缩。
2.健康饮食:保持均衡、清淡、营养的饮食,限制热量摄入,少食多餐,低盐低脂,多吃新鲜蔬果、粗粮,避免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
3.适当运动:选择阳光充足时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运动前做好热身。
4.控制慢性病: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5.戒烟限酒:减少吸烟和饮酒,以降低心肌梗死风险。
6.保持心理健康: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多参加户外活动,与人交流,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身心。
7.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和良好睡眠质量,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8.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心血管系统体检,及早发现潜在风险。
心肌梗死征兆出现时,如突发性心前区不适、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呕吐及濒死感等,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拨打急救电话:拨打120,告知准确地址和病情,保持电话通畅。
2.停止活动:让患者保持平躺姿势,保持镇静,避免增加心脏负担的活动。
3.吸氧:如有条件,立即给予患者吸氧。
4.心肺复苏:若患者心搏骤停、呼吸消失、意识不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直至医生到来。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在寒冷季节,应关注身体状况,采取积极防治措施降低风险。通过保暖、健康饮食、适当运动、控制慢性病、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健康、规律作息和定期体检等措施,可有效预防心肌梗死。一旦出现征兆,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拨打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