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重在筛查 这些人群要注意
□ 南昌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李钦俦
大肠癌是指发生在各段结肠或直肠的癌肿,是消化道发病率第2高位的恶性肿瘤,近些年有明显增多。大肠癌中又以直肠癌最多见,约占60%左右。由于本病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常误诊为痔疮、结肠炎或结肠功能紊乱等。但如果我们能仔细询问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高警惕,及时地做一些检查,是可以早期发现大肠癌的。
有肠癌家族史者。
有家族性的多发性结肠或直肠息肉病史者。
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性结肠肉芽肿、慢性细菌性痢疾者,或者有慢性阿米巴痢疾史者,又经正规的内科诊疗,症状不见好转者。
中年以后大便习惯发生改变,即便秘或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粪便表面常附有少量血液和黏液,经积极的内科治疗而不能满意缓解者。
既往无胃病史,年过40以后近期出现持续性腹部不适、胀气、腹部隐痛,而上消化道检查又是阴性者。
凡有以上现象之一者就应高度怀疑是否患有大肠癌,必须赶快去医院做直肠指检、钡灌肠或结肠镜检查。特别是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癌的“有力武器”,其不仅可以直接窥见大肠内有无肿瘤、肿瘤的部位和大小,而且可以取下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从而确定病变的良或恶性。
大肠癌早诊早治是关键
早期诊断大肠癌是早期治疗的关键,而早期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癌肿,其5年生存率可以达90%以上,可见早期发现大肠癌有着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由于医学技术的进步,很多早期结直肠癌可在肠镜的直视下行微创切除治疗,无需剖腹切除,不仅大大减轻了患者的损伤,而且恢复又快,这是消化内科的重大进展。另外大便隐血试验是筛查大肠癌既简便,又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