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周丽)2024年12月8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部积极参与红谷滩区国家通用手语骨干培训班,提升医护人员与听障患者的沟通能力。门诊部副主任龚丹、护士邱兰芳、导医组长周丽及万志琴等四位代表参加培训。此次培训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红角洲院区住院部南楼1 楼关爱空间开展,由红谷滩区聋人协会主办,红谷滩区残疾人联合会指导,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给予支持。
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构建无障碍的就医环境对于保障每一位患者的权益至关重要。听障群体在就医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沟通困境,南昌大学二附院门诊部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主动组织人员参加此次手语培训,展现了医院对特殊群体的深切关怀和高度责任感。
培训当天,在专业手语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参训人员全神贯注地投入手语学习中。从基础的手语字母、数字,到常用的医疗词汇、简单语句,再到模拟就医场景中的对话练习,每一个环节都紧紧围绕着如何在实际工作中为听障患者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龚丹副主任表示:“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希望能够与每一位患者进行顺畅的交流,这次手语培训让我们有机会打破与听障患者之间的沟通壁垒,为他们提供更贴心的医疗服务。”
护士邱兰芳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极大的热情与专注,她深知这门“新语言”对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她表示:“在日常护理中,能够用手语与患者交流,不仅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还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安慰。”导医组长周丽和万志琴也积极与教师互动,反复练习每一个手势,力求做到规范、准确。她们认为,导医作为医院的第一道窗口服务人员,熟练掌握手语能够极大地提升听障患者的就医体验,减少他们的无助感。
此次培训不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南昌大学二附院无障碍医院建设的重要一步。通过提升医护人员的手语沟通能力,医院能够更好地为听障患者提供全流程、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从挂号、就诊、检查到治疗、住院等各个环节,都能确保交流无障碍。这不仅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也体现了医院对患者尊严和权利的尊重。
未来,南昌大学二附院门诊部将继续深化对手语等特殊沟通技能的培训与应用,积极探索更多服务特殊群体的新模式、新方法,为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谐的医疗环境而不懈努力,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平等与关爱,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