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声欢,1985年5月出生于景德镇乐平市礼林镇的一个偏僻山村,自幼因罹患脊髓灰质炎导致肢体残疾。然而,他凭借顽强毅力,不懈努力,顺利从九江学院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从此行走在救死扶伤的路上。
2009年9月,彭声欢积极响应国家“三支一扶”计划,回到故乡礼林镇卫生院,投身基层医疗服务。至今,他累计治愈病患近十万人次,其中包括众多危重及疑难病症患者。虽坐着轮椅,但他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广受群众信赖,成为方圆几十里父老乡亲的健康守护者。
参加工作不久,彭声欢便面临了医术考验。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一对年轻夫妇在一位长者的陪同下,抱着一个看似熟睡的孩子前来就诊,家长要求给予输液治疗。彭声欢经过细致的体格检查,敏锐察觉到孩子的病情远比表面所见更为严重,他果断建议孩子转至上级医院进行诊疗。然而,孩子的家属透露他们已辗转两家三甲医院治疗半个多月,病情未见好转,近乎绝望,因经济原因刚刚从上级医院自动出院。彭声欢没有因此退缩,他以医者之责,深入研究病历,细心检查,推断孩子可能是由念珠菌感染引发肺炎。由于病情危重,严冬的病房里,他夜以继日地守在孩子身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谨慎调整诊疗方案。他的坚守与专注最终换来了生命的奇迹——孩子病情逐步好转,直至康复。
彭声欢的医德医术不仅体现在日常诊疗中,在紧急时刻更展现得淋漓尽致。有一次,他值晚班时,一位老奶奶带着十三四岁的孙子前来就诊,孩子眉头紧锁,用手护着左上侧胸部,不肯让人触碰,彭声欢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耐心安抚孩子情绪,小心检查其皮肤,尝试触诊疼痛部位。一触及孩子的皮肤,孩子便本能地躲避。因皮肤表面并无明显异常,孩子的奶奶对此有些不以为意,结合孩子曾在学校玩双杠摔下的经历,彭声欢初步判断孩子可能存在脾破裂的风险。他立即安排孩子静坐休息,一边拨打120急救,一边向家属解释病情的严重性,强调必须立即转院治疗,否则有生命危险。当得知老奶奶因出门匆忙未带钱,且家离得远,孩子父母又都在外地工作时,他毫不犹豫拿出身上仅有的两千多元现金为老奶奶垫资应急。这一举动,既解了燃眉之急,又为孩子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除了在临床一线倾力奉献,彭声欢还积极投身医学教育与公益事业。他深知提升基层医疗水平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因此,他利用业余时间,定期为当地乡村医生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分享临床经验,提升他们的诊疗能力。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各类健康宣教活动,走进学校、社区,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群众的健康素养。在他的推动下,礼林镇的公共卫生环境有了显著改善,居民健康意识明显增强。
2019年,彭声欢荣膺江西省首届“最美残疾人”称号;2020年,又被评选为“江西好人”与“瓷都好人”;他的坚韧与奉献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与肯定。 (胡国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