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86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约3200万人,慢性乙肝指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肝炎表现者。
慢性乙肝的症状与诊断
常见的症状为消化不好、食欲缺乏、厌食油腻、恶心呕吐;同时伴有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头昏耳鸣等。如进展至乙肝肝硬化,则可能在脸部、颈部、前胸、后背等部位出现蜘蛛痣,皮肤、尿液发黄,牙龈出血、鼻子出血等等。
慢性乙肝的诊断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查结果明确,包括肝功能检查、乙肝五项(俗称“两对半”)和乙肝病毒DNA检测等。其中乙肝五项(两对半)中,HBsAg、HBeAg及HBcAb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为大三阳,说明传染性相对较强;HBsAg、HBeAb及HBcAb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为小三阳,说明传染性相对较弱。
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和日常生活方式
目前没有根治乙肝病毒的特效药,但有抑制病毒复制、减缓慢病情进展的有效药。一些患者在联合干扰素治疗后可获得临床治愈——表面抗原转阴、表面抗体转阳。慢性乙肝患者生活中要注意以下事项:用药要严格遵守医嘱,规律服用抗病毒等药物;不饮酒、不熬夜、不吃油腻辛辣食物,保持适当的体重、充足的休息和锻炼;保持心情舒畅,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提高抵抗力;定期体检,3月或半年复查血常规、乙肝二对半、乙肝DNA 、肝功能、腹部彩超等。
正常人如何预防乙肝
切断传播路径。使用安全的血液及血制品;不共享注射器;不共享牙刷、剃刀;不去消毒不严格的美容院或诊所进行文身、穿耳孔等操作;避免不安全性行为;慢性乙肝妇女怀孕生产时,应采取母婴阻断措施预防新生儿感染。
及早注射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最有效办法。接种程序是在0、1、6月龄各接种一剂。按时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95%的接种者可以产生保护性抗体,保护期持续至少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