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服务充满温度,还有园林式的好环境,没想到在家门口也能做疗养。”近日,在于都县铁山垅镇卫生院接受康养服务的72岁退役伤残军人刘见发有感而发,给医护人员送上锦旗。
自2023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慢性病老年患者、伤残居民到铁山垅镇卫生院住院接受康养服务。这得益于于都县创新优化医养结合模式,推动“健康﹢养老”全覆盖。截至目前,该县建成27家养老机构,其中医中设养型1家、医养合作型(嵌入式医疗站点)23家、养中设医型3家。今年1月,该县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
于都县是百万人口大县、千年人文之乡、万里长征的起点,辖23个乡镇、402个村(社区)、1个工业园区;有户籍人口111.97万,其中60周岁以上人口约为15.5万,占13.84%。为满足全县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近年来该县坚持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探索优化养中设医、医中设养、居家医养等多种医养结合模式,建立完善“机构养老﹢医疗衔接﹢居家护理”一体化运行机制。
据介绍,于都县推行养中设医,兴建一批嵌入式医疗点,让在院老人小病不出院。按照医疗用房与养老用房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的要求,该县投入近3亿元对公办养老机构全面实施改造提升,在全县公办养老机构统一设立嵌入式医疗服务站点。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订医养结合服务合作协议,通过派驻医生、护士每日巡诊,为在院老年人开展日常监测、常规检查、健康宣教等服务,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医疗保障。
同时,于都县推行医中设养,发展医疗机构康养项目,让居民就近享受康养、疗养服务。该县在全县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增设300余张养老床位,组建多学科医护团队,为老年人提供综合诊治、健康评估、营养指导、康养照护和心理安抚等服务。在各医疗机构老年医学科或老年病区实施适老化改造,简化老年人就医流程,提升老年人就医体验。截至目前,该县累计投入适老化改造资金375.1万元,35个医疗机构获评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占比达94%。此外,于都县推行居家医养,发展入户延伸服务。该县引入第三方智慧平台“探护宝”“云龄”等服务载体,建立“互联网﹢护理”机制,采取线上预约的方式将护理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中。该县争取补助资金538.5万元,设置家庭养老床位460张,将智能监测、智能定位、智能照明等设备列入居家适老化改造范围。
该县县级医院下派200余名骨干医生下沉帮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对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实施红、黄、绿分类服务管理,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筛查,为2023年确认的9000余名失能老年人提供入户居家医养服务。(易双洪、郭洪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