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章 蕾 全媒体记者杜宇蔚报道:袁叔是一位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曾辗转地市及省级数家医院,救治数月无果,正当家人灰心丧气想要放弃的时候,经人介绍听说江西省胸科医院可以治疗。正如黑暗中见到了一束光,袁叔就这样来到了该院ICU。医院果然没让袁叔的家人们失望,在ICU医护团队的全力救治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袁叔奇迹般地转危为安了,家人欣喜若狂。
清醒后的袁叔转入了神经康复科继续治疗,但新的问题接踵而来。袁叔双下肢无力、排尿困难需留置尿管。病情虽然控制住了,可康复的道路却异常艰辛。为了帮助患者尽快康复,主任中医师肖绍武的医疗小组准备针对袁叔的情况采取中医辅助治疗。
肖绍武先给他定了双下肢穴位埋针法增加下肢肌力,袁叔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也非常配合,没想到做了一段时间后,连袁叔自己都难以置信的效果出现了,渐渐地,袁叔感到下肢肌力增加了,可以在床边站立了,再后来,可以在病房走动了,没有多长时间,袁叔就能够一个人慢慢在病区来回走动了。
最终,袁叔的下肢肌力康复了,久违的笑容在他脸上重新出现。但是没过多久,愁容又回到了他的脸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排尿困难又令他苦恼不已。自从袁叔清醒后,护士们为了早一日能够拔除留置尿管,每天给袁叔训练膀胱功能。可是,拔了2次尿管,均以失败告终,不得已又重新插上。肖主任得知这一情况后,给袁叔更改了中医康复治疗方案,告诉袁叔不要急,慢慢来,治疗需要时间。
可是,治疗心切的袁叔老伴还是带着袁叔去了省级综合医院泌尿科门诊就诊2次,泌尿科主任医师们均告诉他老伴:“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继续带尿管”。
想到可能要长期带尿管了,袁叔老两口成天唉声叹气。江西省胸科医院神经康复科护士们见袁叔和老伴心情低落,便每天想着法子跟他们唠家常,讲笑话,安慰着老两口。“叔叔阿姨,别担心,只要我们配合肖主任的康复治疗,尿管一定会有拔掉的那一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治疗后的第14天,护士给袁叔拔除尿管后,袁叔顺利地解出小便了。老两口兴奋地握住肖绍武的手,激动地说道:“小小短针,真是博大精深!你们就是在世华佗!”
袁叔提到的这个神奇“短针”,是个什么样的针呢?原来,它叫揿针,是一种形似图钉状的针,针柄扁平状,针体约1至2厘米长,是临床皮内针的常见类型。皮内针刺法又称“埋针法”,其作用是给皮部以微弱而较长时间的刺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埋入皮下后,可产生持续而稳定的刺激,不断恢复经络气血的正常运行。通过激发人体正气起到去除病邪的作用。特别是对慢性顽固性疼痛,在不影响患者活动下给予患者持续性的刺激和治疗。
相对于传统针灸固定模式,该治疗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而且这也是针刺治疗与运动治疗的结合,共同起到了行气活血,疏通经络,促进代谢的治疗目的。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中医不仅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健康理念和医者仁术。
近几年来,江西省胸科医院神经内科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坚持中西医结合,逐渐由单纯治疗转向用中西医多种方法,集治疗、康复、营养为一体,有效促进患者的更好康复。全科护士几乎全部参加了“西学中”培训班。小小“短针”带给了患者治疗的信心,同时也坚定了大家学好中医治疗理论和操作,更好地服务患者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