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中国江西网 | 大江APP | 大江号 | 微博 | 手机报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新闻 | 专稿 | 曝光 | 药闻 | 药监 | 问药 | 图片 | 企业 | 美食 | 中医
网联 | 视听 | 名医 | 人物 | 专题 | 男人 | 女人 | 老人 | 育儿 | 美容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主办:江西日报社 协办单位:江西省卫生健康委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西省健康教育所 江西网健康频道您健康的加油站
地市卫生:南昌 九江 萍乡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景德镇
健康热线:18970891618 0791-86848615 邮箱:jxnewsjk@163.com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西省儿童医院 江西省人民医院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南昌市第一医院 江西省肿瘤医院
互联网 本站
新浪 江西网 论坛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网健康频道  >  健康江西
 
中式保健品,“良药可口”也不能随意吃
中国江西网健康频道2022-05-18 18:18:11  来源:中国妇女报  编辑:宋秋蕾  作者:徐阳晨

  “中式保健食品为获得零食的口感,可能会添加糖、香精、色素或制成果冻、奶茶等样式,不宜久服、多服,其营养摄取的质量也会下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李海霞主任医师近日在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提醒,保健食品“零食化”虽然更便于服用,但因此摄取的“量”会有所增加,且从“质”的角度也难以判断。需注意,保健食品仅是某种营养的补充,并不能替代日常饮食,如果过量食用“零食化”的保健食品,可能会对人体造成负担或损害健康。

  超八成年轻人养生年均花费超1000元,中式保健食品也应遵医嘱服用

  近年来,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逐渐提升,养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生活方式。《2017—2022中国健康养生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健康养生市场规模目前已超过万亿元,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1000元用于健康养生,其中18—35岁年轻人群占比高达83.7%。

  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和习惯,从保温杯泡红枣枸杞水到“熬夜水”,主打“药食同源”的中式养生也呈现出愈加贴近年轻人的趋势,一些中式保健食品也积极贴近“中药提取”“食补养生”“代茶饮”等新概念,逐渐趋向零食化、即时化,越来越“良药可口”了。《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4年至2019年,我国获得批准的保健食品有6006个,其中中药保健食品(包括纯中药、含中药或含中药提取物)2820个,占比达到46.95%。许多人认为,中式保健食品虽不如中药的药效强,但每天食用仍可起到滋补健体作用,其与西式保健食品相比更为天然安全纯正。

  目前,市面上很多中式保健食品主打“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抗氧化”等功效,并宣称适合大多数中老年群体服用。对此,李海霞提醒,中式保健食品服用前应谨遵医嘱,“一般我们的日常饮食没有人群限制,因为‘五谷为养’,日常食物多为平性;但具有中药成分的保健食品因为加入了特定中药,是针对某些特定人群设计的,具有‘药’的独特偏性,能帮助缓解人在某一方面的负面状态。所以在服用一段时间中药保健品后,应去正规医院咨询医生,评估身体状况后再斟酌是否加减服用量。”如果仅是为了达到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抗氧化效果,没必要长期服用保健食品,李海霞认为,“人体能量主要来自日常饮食,要从根本上增强体魄,必须摄入多种均衡搭配的饮食,保健食品主要还是在‘改善身体不良状况,预防疾病’等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女性应按自身体质选择保健食品,养生茶“代茶饮”等不要随意饮用

  据多项调查显示,阿胶、枸杞、养生茶、红枣、蜂蜜等位于“90后”最热衷的养生食品名单的前列。“对于女性来说,这些具有滋阴补血、美容养颜的保健品,的确具有一定效果,但要注意‘摄入’与‘吸收’的平衡。”李海霞解释,中医讲究“脾胃为后天之本”,营养的摄取首先要有好的脾胃消化功能,阿胶、燕窝等胶原蛋白类食品较为黏腻碍胃,不仅难以被吸收利用,反而易增加脾胃负担或致脾胃淤堵,建议脾胃功能虚弱的女性应先健脾胃,再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阿胶、燕窝等保健品。

  生活中,还有很多女性喜欢以“菊花、玫瑰、山楂”等作为“代茶饮”,以起到安神、养颜、和胃等保健效果。李海霞介绍,“代茶饮”即每天以喝中药茶方式调养身体,因为茶中药味不宜过浓,跟中药汤剂相比药效偏小,主要适合强身健体和治未病,长期饮用对较轻疾病或慢性疾病有一定疗效。如果病情较急、较重,仍要以汤药进行治疗,待病情缓解后可改为代茶饮来温和调养。

  需要注意,市面上很多养颜茶虽以“中药配方”形式呈现,但其实都是并不精通药理的商家随意仿照药用配比私下配制的“茶方”,其药效很可能会与消费者体质相克相冲。“人的体质很复杂,很多人还是复合体质。如女性脸上经常长痘、喉咙痛,是明显的上火症状;但同时又出现手脚冰凉、怕冷、小便清,则属于典型的上热下寒,上火为虚火。如果盲目购买祛火养生茶,长期饮用反而会使身体越来越虚,损伤了阴精或阳气。”李海霞强调,养生茶也是有偏性的,长期饮用配伍要兼顾阴阳,应在专业中医师辨明体质情况下指导服用。而且,养生茶虽有一些治疗效果,但很难从根本上改善体质。

  有些中式保健品或违规添加“西药”,千万不可盲目跟风

  目前,一些新型保健食品在原料使用上往往中西结合,不仅添加了参、茯苓、灵芝等常见中草药原料,还结合西式原料复方配比,其成分安全性往往难以保障。“我国虽已出台食品毒理学的国家标准《GB15193.2-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毒理学实验室操作规范》,但由于保健食品市场‘高利润,低处罚’,一些不法商家仍在违法生产销售,加之消费者对保健食品认知有限、难以辨别其中成分,易被不法商家欺骗。”李海霞指出,一些商家会在“中药保健食品”中违规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等,但维生素并非多多益善,吸收过量也会导致中毒或疾病。

  需要注意,国家对保健食品功效具有“限制性”,一般只适用于增强体质、补充人体缺少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调节人体部分机能等,并不具备“治疗疾病”的功效。“一些商家故意夸大保健食品疗效,违规添加了短期内见效快但副作用大的化学药品,如一些减脂塑形类保健食品中加入了违禁成分西布曲明,长期服用会对心脏造成损伤。”李海霞提醒,广大女性应了解保健食品的成分功效,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服用前应请专业医生指导,千万不可盲目跟风。(徐阳晨)

  相关新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省卫生健康委召开委党组(扩大)会议
·省中医药局党组召开2024年度党员领...
·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党组领导班子召开2...
·省卫生健康委领导调研吉安深化医改...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临床研究基地落...
·江西:“互认圈”圈出就医获得感
·一字之差 这三种药有何区别
·乳腺癌患者变胖诱发心衰
·守护“视”界 正确认识散光
·预防+筛查:双管齐下的“护肺计划”
·国家药监局通报19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能量舱”虚假宣传“包治百病” “...
·发布与广告批文不符内容,健尔马被...
·违规收费、重复收费、串换药品 南昌...
·哄抬药价、销售伪劣防护服 江西公布...
·女子在南昌臻妍颂花19800元注射针剂...
·董宇辉又上热搜!东方甄选被质疑虚...
·汕头连夜查封问题腌制菜厂,玉蕾等4...
·央视曝光部分儿童手表风险
·广州宸宸科技有限公司因医疗器械广...
·专家倡导不分性别接种HPV疫苗 “男...
·多项建议提案转化为卫生健康领域政...
·新疆:已创建37个癌痛治疗示范病房
·北京大兴:发布医药任务清单
·重庆:精神卫生条例将施行
·吃鱼油并不一定能降血脂
·警惕厨房里的隐形杀手——科学防护...
·肺癌筛查 你问我答
·35年“医”路坚守
·新型电子皮肤可在10秒内自我修复
·南昌县首届中医药文化活动日举行
·江西省出台细则规范药品网络经营秩序
·我国将完善医保基金预付制度
·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达1610项
·人体内非脑细胞也有学习和记忆能力
·安全用药,请收下“十大提示”
·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将于11月底发布
·肠道微生物全天候调节应激反应
·追溯码让群众买到保真药、安全药、...
·年底将开展药品耗材追溯码扫码支付
·国家药监局通报4起医疗器械网络销售...
·药品监管行政处罚裁量适用规则发布
·江西围绕重点区域将全面排查药品经...
·整治“天价茶” 市场监管在行动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为期3年乳...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抓实抓细“四项”...
·江西持续发力保障药品安全 科学谋划...
·卫生监督瞄向产品标注
·医疗器械投诉上涨约40倍
·康恩贝首次被药品质量抽查检验公告...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