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俗称大肠癌,其发病率呈逐年攀升趋势,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结直肠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肿瘤好发的部位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升结肠、降结肠和横结肠。临床上常见部位主要是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约占全体结直肠癌患者的60%以上,其中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
什么是结直肠
结肠和直肠是构成人体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不仅负责运输及加工来自食物中的营养,还负责将体内的垃圾运输至体外。结肠是大肠的起始部位,有1.5米左右长。直肠和肛管构成了大肠的最后一部分,约15-20厘米长。食物营养大部分在小肠被吸收,而大肠吸收水分,把剩下的食物从液体变成固体,剩下的固体我们称为粪便。
结直肠癌的病因
尽管目前结直肠癌的发病原因并未完全阐明,但从大量资料分析来看,其发生可归为环境因素与内在因素两类原因。结直肠癌的内在因素为遗传物质的改变,通俗来讲就是和你的DNA密切相关。据相关数据显示,肠癌患者其子女患肠癌的风险较一般人高2-4倍。结直肠癌的环境因素主要是饮食习惯与致癌物质的刺激。饮食习惯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关系密切,由于近些年来我国的饮食习惯偏向西方化,长期饮酒、肥胖、动物脂肪摄入过多、少食新鲜蔬菜、少食维生素及硒、少食纤维素等因素使大肠癌的风险性增加。致癌物质如亚硝胺是导致肠癌发生的最强烈致癌物质,亚硝胺类化合物是诱发胃肠道肿瘤的重要物质,二者广泛存在于腌制、熏制及加工肉类食物中。蛋白质经高温热解后会产生甲基芳香胺也属于致癌物质,因此油煎、烘烤食物均有致癌作用。
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总结来说,以下四类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1、有结肠癌的家族史。
2、有明确的遗传倾向,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
3、有癌症个人史,这些癌症包括:卵巢癌、子宫内膜癌或腺癌;这类可能与肿瘤发生后抑癌基因失活有关。
4、粪便隐血阳性,结直肠腺瘤患者,炎症性肠病患者。粪便隐血阳性,或者看到大便解鲜血亦或是解黑色的大便,那么要高度警惕。大肠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是大便的储存场所,如果大便性状发生改变了,多半是人体这个复杂系统向外界预警。结直肠腺瘤与炎症性肠病本身就是癌前病变,所以也要及时处理。
有了警惕心后,遇到下列情况可能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了。
1、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带血,血液颜色为鲜红或暗红;腹泻、便秘或总觉得肠道内有异物感;大便变细;
2、经常腹痛、腹胀、饱胀或痉挛;腹部肿块;
3、全身症状:如不明原因体重减轻、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
4、肠梗阻相关症状。
预防总是比治疗来的有效的多,因此,我们要采取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来捍卫“肠”治久安。(省肿瘤医院腹部外科主任医师 饶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