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缺陷防治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儿童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副调研员周彦华近日接受采访时说,北京持续推进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婚姻登记、优生咨询指导“一站式”服务,2019年全市婚前医学检查率为19.55%,比2018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即便提高了3个百分点,在北京仍有八成新人未做婚检。另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我国婚检率多年来数据不见较大增长,2013年到2018年,全国婚检率仅从52.9%上涨至61.1%。笔者曾做过医生,不禁要劝告新人:不要“逃”了婚检,“生”了遗憾。
目前,我国每年有80万~100万名缺陷儿降生。采取婚前医学检查、遗传咨询、围产期保健等一级残疾预防措施,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先天性残疾的发生。其中,婚前医学检查是第一道防线。比如,智力残疾为先天性致残的占52.9%,如果抓好禁止近亲结婚措施,可减少约13%的智力残疾发生,加强围产期保健又能减少约5%的智力残疾发生。
目前,婚前医学检查项目多、质量高,还免费,可为什么婚检率仍然不高?卫生部门曾在新人中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新人对婚前保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不了解,认为婚前保健没有必要做的占86.66%,认为婚前保健医学检查耽误时间、不方便的占27%。还有新人觉得,预防出生缺陷,做孕前检查就可以了。
对此,笔者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公共媒体宣传婚检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增加有警示教育的内容,提高群众婚检的主动性;修订完善制度设计,出台引导和鼓励政策,比如将提醒免费婚检作为婚姻登记的前置程序,参加婚检后怀孕者给予一定补助等;优化服务流程,通过婚检婚姻登记一站式服务、婚检孕检系列套餐服务等有效手段,引导年轻人参与;注重对受检者个人隐私的保护,消除青年男女对婚检的顾虑。同时,婚检项目也要因地制宜,根据地方疾病谱等因素增强针对性,让群众切实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