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中国江西网 | 大江APP | 大江号 | 微博 | 手机报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新闻 | 专稿 | 曝光 | 药闻 | 药监 | 问药 | 图片 | 企业 | 美食 | 中医
网联 | 视听 | 名医 | 人物 | 专题 | 男人 | 女人 | 老人 | 育儿 | 美容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主办:江西日报社 协办单位:江西省卫生健康委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西省健康教育所 江西网健康频道您健康的加油站
地市卫生:南昌 九江 萍乡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景德镇
健康热线:18970891618 0791-86848615 邮箱:jxnewsjk@163.com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西省儿童医院 江西省人民医院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南昌市第一医院 江西省肿瘤医院
互联网 本站
新浪 江西网 论坛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江西网首页  >  江西网健康频道  >  专题  >  健康江西  >  健康有约
 
远离破伤风 重在预防
中国江西网健康频道2020-05-12 12:48:50  来源:江西卫生报  编辑:梁加均  作者:佚名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客户端讯:破伤风是一种病死率较高的疾病,在全球范围高达30%至50%。近年来,我国破伤风的治愈率得到明显提高,但重症患者的死亡率仍达15%至40%。省胸科医院专家认为:远离破伤风,预防是关键。

  受伤后要及时清创

  在生活中,很多人对破伤风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只有被生锈的金属扎伤或者只是一些小而深的伤口才容易感染破伤风。其实,只要是开放性损伤,都有可能被破伤风梭菌及其毒素侵入,因为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殊性感染,而且破伤风梭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缺氧条件下大量繁殖。

  在国家推行强制免疫规划下,新生儿破伤风已全面消除。但新生儿破伤风疫苗接种有效保护期约为5至10年,因此成人若出现刺伤、扎伤、烧伤等情况,会有感染的风险,须及时就医。破伤风病死率高,但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受伤后,应第一时间用大量清水充分冲洗伤口,尽量清除伤口内的坏死物、异物,有条件的可用双氧水或碘伏对伤口及周边进行消毒;对于很深的伤口可扩大清创面处理,以免形成无氧的伤口环境。对于有被泥土或铁锈污染的伤口,需尽快到医院彻底清洗伤口。

  不少人觉得,超过24小时的软组织损伤再进行破伤风预防已经意义不大。事实上,破伤风杆菌感染潜伏期为7至14天。根据其发病机制,虽然痉挛毒素与神经受体结合不可逆,但在尚未出现症状情况下,预防免疫就是有效果的。

  如何正确预防破伤风感染

  1、对接受或完成全程免疫接种或加强免疫的患者:(1)若全程免疫或加强免疫未超过10年,此时体内具有较高抗体水平。当伤口较小、表浅、清洁、无异物或坏死组织时,原则上可以不再给予免疫预防用药;当伤口较大、深、污染不洁、有大量异物或坏死组织或未彻底清创时,可以予以加强注射1针破伤风类毒素以提高体内抗体水平;如严格规范清创也可不予加强。(2)若全程免疫或加强免疫超过10年,此时部分患者体内抗体水平下降至保护水平以下。所有伤口均建议加强注射1针破伤风类毒素促使身体快速恢复抗体水平,以达到长期保护。

  2、无免疫、免疫不全或免疫史不清,认为无抗体保护患者:(1)当伤口较小、表浅、清洁:认为感染破伤风可能性不大,有时间让自身产生保护性抗体时,应1个月注射1针破伤风类毒素,共3针,促使身体产生主动抗体达到长期保护;(2)当伤口较大、深、污染不洁、有大量异物或坏死组织或未彻底清创伤口时,认为破伤风感染可能性比较大、不适于自身产生保护性抗体,此时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血清或免疫球蛋白)予以短时、快速保护,同时注射破伤风类毒素3针促使身体产生主动抗体达到长期保护。

  破伤风预防的三大常见误区

  误区1:当患者就诊时只要是外伤,甚至只是擦伤,无论其是否进行过主动免疫,一律应用破伤风抗毒素(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进行被动免疫。

  正解:当患者就诊时只是外伤,甚至只是擦伤时,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就可。因为破伤风疫苗可在较长时期内(5-10年)在人体内产生很好的抵抗破伤风外毒素的保护效果,而且破伤风疫苗具有预防有效、安全廉价、作用持久的特点。只有未经过基础主动免疫且伤口污染严重者,才注射TAT或TIG行被动免疫。根据具体情况而采用的不同免疫方式,是我们临床预防工作中的重点,而受伤后不区分具体情况就行被动免疫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误区2:破伤风抗毒素(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在外伤后24小时之内才有效。

  正解:破伤风感染后发病的潜伏期为6~12天,根据其发病机制,伤后24小时之内甚至稍晚应用破伤风抗毒素,都能起到预防作用,即使发病其症状也会相对较轻。临床上应强调尽早应用,但只要未发病2周内应用破伤风抗毒素都应视为有预防作用。

  误区3: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后就不会再患破伤风。

  正解:TAT为直接抗体,能中和破伤风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的外毒素,对破伤风杆菌的生长繁殖及释放毒素均无任何影响。TAT半衰期为5~7d,最短10~14h,反复注射消失得更快,最多2~3d就失去作用。破伤风的潜伏期通常7~8d,一般为1~2周,故在潜伏期内TAT已失去有效浓度。被动免疫给体内带来的抗体只能持续2~3周,此后抗体水平下降,身体不再受到保护。因此一次TAT或TIG的应用,并不能给人体带来对破伤风杆菌的持久免疫力。持久的免疫力其实依靠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在体内产生的主动免疫。保持体内较高的破伤风外毒素抗体滴度水平,是对抗破伤风杆菌感染的最有效的措施。(省胸科医院神经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张齐龙 副主任医师曾迎春)

  相关新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2025年第二期赣鄱血液净化达标管理...
·多学科携手点亮罕见病诊疗之光:南...
·孩子要不要测骨龄?这5类儿童建议检查
·南昌大学康复学院举行2025届本科生...
·专注力学习能力提升训练营开始招募啦
·喘不上气?小心过度通气!快速识别...
·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举办青年交友...
·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纪委召开重点...
·为魅颜医美新品诚邀合作共启新程
·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成功救治两例...
·北京市曝光七起医保违规案例
·技术帮扶显实效!莲花县多部门来访...
·国家药监局通报19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能量舱”虚假宣传“包治百病” “...
·发布与广告批文不符内容,健尔马被...
·违规收费、重复收费、串换药品 南昌...
·哄抬药价、销售伪劣防护服 江西公布...
·女子在南昌臻妍颂花19800元注射针剂...
·董宇辉又上热搜!东方甄选被质疑虚...
·汕头连夜查封问题腌制菜厂,玉蕾等4...
·西安:开设心理健康地铁专列
·宁夏:将儿童孤独症纳入门诊慢特病保障
·守护生命的“发动机"
·贵州:推进“阳光评审”+“云勘验”
·睡得好,才是真的好
·分娩镇痛“全覆盖”路线图明确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印发通知 全...
·不吃主食减肥靠谱吗?
·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先进适宜技术装...
·守护听力,打破无声壁垒
·国产创新药可显著改善体重及心血管...
·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助眠药物达卫可...
·一种小分子可精准阻断细胞凋亡
·7部门发文推进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
·南昌县首届中医药文化活动日举行
·江西省出台细则规范药品网络经营秩序
·我国将完善医保基金预付制度
·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达1610项
·人体内非脑细胞也有学习和记忆能力
·安全用药,请收下“十大提示”
·国家医保局要求核查药师违规“挂证...
·江西省药监局开展医美产品专项抽检 ...
·国家药监局通报4起医疗器械网络销售...
·药品监管行政处罚裁量适用规则发布
·江西围绕重点区域将全面排查药品经...
·整治“天价茶” 市场监管在行动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为期3年乳...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抓实抓细“四项”...
·江西持续发力保障药品安全 科学谋划...
·卫生监督瞄向产品标注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