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中国江西网 | 大江APP | 大江号 | 微博 | 手机报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新闻 | 专稿 | 曝光 | 药闻 | 药监 | 问药 | 图片 | 企业 | 美食 | 中医
网联 | 视听 | 名医 | 人物 | 专题 | 男人 | 女人 | 老人 | 育儿 | 美容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主办:江西日报社 协办单位:江西省卫生健康委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西省健康教育所 江西网健康频道您健康的加油站
地市卫生:南昌 九江 萍乡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景德镇
健康热线:18970891618 0791-86848615 邮箱:jxnewsjk@163.com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西省儿童医院 江西省人民医院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南昌市第一医院 江西省肿瘤医院
互联网 本站
新浪 江西网 论坛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江西网首页  >  江西网健康频道  >  专题  >  健康江西  >  健康有约
 
健康文明用餐 从使用公筷做起
中国江西网健康频道2020-04-08 17:19:40  来源:江西卫生报  编辑:梁加均  作者:赵 越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客户端讯:今年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发布的《中餐分餐制、公筷制、双筷制服务规范》,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这不仅是对自己健康负责,也是为他人着想。其实中国在魏晋之前,受等级制度、传统礼教等影响,无论是皇宫贵族还是平民百姓,用餐方式均以分餐制为主。后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公筷却没有得到社会大众的普及和推广。到了2003年,“非典”疫情的发生,使人们的健康相关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变。很多人曾口诛笔伐互相夹菜、公私筷勺不分的用餐习惯,而饮食习惯的改革、倡议使用公筷的呼声也一度高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提醒我们,“分餐”“公筷”是切断传染源的有效途径。国内多年提倡的公筷从目前来看收效甚微、力行者在浩瀚人海中寥若星辰。从“非典”到“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沉痛教训中可以看到,要扭转中华民族不使用公筷群食共餐的陋习,必须痛定思痛。

  用公筷能减少交叉感染

  众所周知,传染病造成流行必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筷来箸往”给我们带来美味的同时也在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的途径上帮了大忙,而密切接触传播是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最主要途径之一。唾液里的细菌、病毒可以通过筷子、食物使共餐者交叉感染。常见的如幽门螺杆菌、手足口病毒。

  作为消化科的临床医生,每当看到病人确诊为胃癌都十分惋惜,幽门螺杆菌无疑在大多数胃癌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也是众多疾病的罪魁祸首,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有密切关联。幽门螺杆菌的传播特点具有家庭聚集性,而儿童主要通过父母感染。

  而作为家长,看到“2007-2016年我国手足口病累计报告病例1529768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0.9880/10万;死亡病例3554例,年平均死亡率为0.02646/10万”十分痛心疾首。这每一个数字就是一个家庭。幼儿园的孩子免疫功能低下,缺乏相应的自我照顾能力,更易因共用碗筷导致病毒交叉感染,所以在幼儿园时应尽量专碗专用。

  如何做到使用公筷?

  在家吃饭时,每个家庭成员有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外形或颜色上容易辨别。把做好的饭菜直接分到家庭成员的盘子、碗里面,大家只是围坐在桌子上一起吃饭。不能分餐时,每个人使用自己的碗、筷子和勺子吃饭,在每个菜盘、盆、锅等盛食物的容器上,放上公筷公勺,每个人都用公勺公筷夹、盛食物。外出就餐时提倡带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把餐馆的餐具作为公筷公勺。

  使用公筷,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共创中华餐桌文明,就从下一顿饭做起,让我们离文明与健康更近一步。(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赵越)

  相关新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2025年第二期赣鄱血液净化达标管理...
·多学科携手点亮罕见病诊疗之光:南...
·孩子要不要测骨龄?这5类儿童建议检查
·南昌大学康复学院举行2025届本科生...
·专注力学习能力提升训练营开始招募啦
·喘不上气?小心过度通气!快速识别...
·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举办青年交友...
·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纪委召开重点...
·为魅颜医美新品诚邀合作共启新程
·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成功救治两例...
·北京市曝光七起医保违规案例
·技术帮扶显实效!莲花县多部门来访...
·国家药监局通报19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能量舱”虚假宣传“包治百病” “...
·发布与广告批文不符内容,健尔马被...
·违规收费、重复收费、串换药品 南昌...
·哄抬药价、销售伪劣防护服 江西公布...
·女子在南昌臻妍颂花19800元注射针剂...
·董宇辉又上热搜!东方甄选被质疑虚...
·汕头连夜查封问题腌制菜厂,玉蕾等4...
·西安:开设心理健康地铁专列
·宁夏:将儿童孤独症纳入门诊慢特病保障
·守护生命的“发动机"
·贵州:推进“阳光评审”+“云勘验”
·睡得好,才是真的好
·分娩镇痛“全覆盖”路线图明确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印发通知 全...
·不吃主食减肥靠谱吗?
·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先进适宜技术装...
·守护听力,打破无声壁垒
·国产创新药可显著改善体重及心血管...
·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助眠药物达卫可...
·一种小分子可精准阻断细胞凋亡
·7部门发文推进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
·南昌县首届中医药文化活动日举行
·江西省出台细则规范药品网络经营秩序
·我国将完善医保基金预付制度
·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达1610项
·人体内非脑细胞也有学习和记忆能力
·安全用药,请收下“十大提示”
·国家医保局要求核查药师违规“挂证...
·江西省药监局开展医美产品专项抽检 ...
·国家药监局通报4起医疗器械网络销售...
·药品监管行政处罚裁量适用规则发布
·江西围绕重点区域将全面排查药品经...
·整治“天价茶” 市场监管在行动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为期3年乳...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抓实抓细“四项”...
·江西持续发力保障药品安全 科学谋划...
·卫生监督瞄向产品标注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