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这是近年来我国关于儿童用药的首个综合性指导文件,长期困扰患儿家长的“儿童减半”“儿童适量”“儿童遵医嘱服”等模糊概念有望终结。
《意见》指出,对于部分临床急需的儿童药适宜品种、剂型、规格,建立申报审评专门通道,逐步建立鼓励研发的儿童药品目录,引导和鼓励企业优先研发生产;及时将儿童药适宜剂型、规格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优先支持儿童用药生产企业开展产品升级、生产线技术改造;建立短缺预警机制,对临床必需、易短缺、用量小的药品,综合采取价格、采购扶持及定点生产、储备等方式确保供应。
儿童用药安全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据介绍,目前3500多个药物制剂品种中,90%没有儿童剂型,大多是成人药附带说明“儿童减半”、“儿童适量”、“儿童遵医嘱服”等,模糊用药给儿童用药安全埋下诸多隐患。而且,这些用药说明只适合片剂,因为片剂可以“掰”开来喂孩子,但对于胶囊等来说,就没法“掰”开来。解放军南京八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谭宁宁介绍,在临床上,儿童专用药物多集中在呼吸道疾病,而消化道、心脏病、免疫系统等疾病的专属用药非常少,到底给孩子服多少,家长不明白,医生心里也没数。因为用的是成人药,剂量难估算,而小儿的肝肾还没发育成熟,对药物的解毒能力不全,加上大脑屏障功能还没发育完全,不能阻止某些药物对大脑的伤害。如果《意见》落实了,对于医生和家长来说,不仅更方便,孩子的安全系数也高多了。
南京食药局药品生产监管处处长高强告诉记者,儿童专门用药在我国一直是空白,而欧美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则完善得多,有专门针对小儿的药品剂型、剂量等,因为儿童与成年人对药品的代谢有很大区别,儿童用药剂量不是简单的成年人减半、酌量关系。此外,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与成人也不相同,这方面需要做大量的临床试验并取得相关数据。 (仲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