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大江网)讯:骨折是指跌打损伤所致的骨结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在受到较大损伤暴力时也容易发生。病人常为一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多数病人经过适当的治疗和调理,基本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可是,也有一部分病人,因治疗失宜或饮食、起居调理不当,而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下面我们谈谈骨折后饮食方面的自我调理原则,以帮助骨折患者科学调配饮食,合理进行营养补充,促进骨折早日康复。
早期(骨折后1~2周)
此时受伤部位肿胀疼痛明显,经络阻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治疗以活血化淤,行气消肿为主。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宜多食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其不应过早地进食肥腻滋补的食品,如骨头汤、肥鸡、牛羊肉等,否则可能导致淤血积滞难以消散,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推荐食疗方:桃仁粥
取桃仁15克,红糖适量,将桃仁捣烂,水浸后研汁去渣,加入红糖、粳米,加水400毫升,一起熟烂成粥即可。每天吃2次,连续吃7~10天,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作用。
中期(骨折后2~4周)
此时骨折处的淤肿有所减轻,但淤伤尚未化尽,骨痂开始形成。治疗应以和营止痛、祛淤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宜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增加骨头汤、田七煲鸡等,以补充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
推荐食疗方:当归排骨汤
取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骨或牛排骨250克,加水炖煮1小时以上,连汤带肉一起服用,每天1次,连吃1~2周。有助于祛淤续断。
后期(骨折后4周以上)
此时,骨折部淤肿已基本吸收,骨痂开始生长,治疗上讲究一个“补”字。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饮食上可以补虚为主,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
推荐食疗方:当归生姜羊肉汤
取当归20克,生姜12克,羊肉300克,加水1500毫升,一起放入锅中煮烂至熟即可。食肉喝汤,每天1次。本方具有养血活血、温经散寒、止痛的作用,特别适于骨折后期及年老体虚患者。
作者: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副主任医师 许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