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学生在七色光教育中心“小饭桌”排队打饭。余锐摄
孩子今天中午吃什么,家长只要登陆手机QQ,就能看到当天的菜品照片;厨师操作是否规范,监管人员只要打开手机视频连线,厨房里的一举一动清清楚楚……湖北省宜昌市城区学校、幼儿园周边密布的“小饭桌”,经过宜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整治,如今,已经成为家长们放心托付孩子午餐的“安全小饭桌”。
11月24日上午9点,宜昌市桃花岭小学附近的七色光教育中心,负责人穆老师来到厨房,对厨房采购的排骨、青椒、黄瓜等食材进行登记存档,并按要求将样品盒装好放进冰箱,随后打开电脑,将数据录入、上传。
“饭菜做熟后,还要留样备验。如果食用者48小时没有发生状况,样品才能处理。”穆老师说,她还要将今天厨师做饭的过程、孩子们吃饭的情景等拍成照片,上传到家长QQ群里,“孩子吃什么,吃的好不好,一清二楚。”
“这样的小饭桌在宜昌城区一共有145家。”宜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张军告诉记者,近三年,该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于“小饭桌”的提案议案共5件,占食品安全提案议案总数的35%。
为保障“小饭桌”的安全,宜昌市局根据实际情况,提请宜昌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管工作的意见》,明确对达到开办标准的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对未达到开办标准,但基础设施完备、卫生条件良好、管理相对规范的,发给《餐饮小作坊基本卫生条件核查合格告知单》。同时,该局出台《宜昌市学生“小饭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对“小饭桌”定义和许可流程、场所设置和设施设备、人员培训和行为管理、应急处置和监管职责分工做出了明确规定。经过一系列的培训和规范管理,宜昌市局对学校周边的56家“小饭桌”发放了《餐饮服务许可证》,对89家“小饭桌”发放了《小餐饮基本卫生条件核查合格告知单》。
为促进“小饭桌”的日常管理,该局专门制定了“小饭桌”餐饮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和台账记录制度、餐具消毒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食品留样制度、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制度等5个制度。
11月24日下午3点,记者来到位于桃花岭社区的“肖老师小饭桌”,一场由宜昌市局倡议并牵头,8家“小饭桌”负责人及社区负责人参与的桃花岭小学“小饭桌”交流会正在进行。“这样的交流会由‘小饭桌’负责人轮流组织,每周一次。通过现场交流,收到了相互学习、相互督促、共同进步的效果。”宜昌市局餐饮监管科人员余锐告诉记者,目前,有48家“小饭桌”因改善经营条件,被市餐饮协会吸纳为会员,成为吸引家长们争相托付孩子午餐的“香饽饽”。
“我们还探索了通过经济保险保障‘小饭桌’食品安全的工作。”张军说,“通过与几家商业保险公司协商,宜昌市对‘小饭桌’食品安全自愿保险进行了探索,试行50元保费承包2万元保额的政策,受到‘小饭桌’业主的普遍欢迎,目前有52家‘小饭桌’业主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合同。”
□记者龚翔 通讯员高仍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