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属高度毒性,为灰白色重金属,加热至400—500℃即有大量铅蒸汽逸出,在空气中迅速氧化,并凝集为铅烟。常见的职业性铅接触有铅矿的开采,烧结和精炼;含铅金属和合金的熔炼;首饰行业的溶铅工艺;蓄电池制造;电子行业的焊锡,浸锡,波峰焊等。
铅及其化合物主要以固体微粒形式存在,可以粉尘形式逸散至作业场所;以粉尘、铅烟或蒸汽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职业性铅中毒多为慢性中毒,急性中毒极少见。主要症状表现为:神经系统:头晕、头痛、全身无力,以及肢端麻木,肌无力,肌肉麻痹,严重的可有头痛、恶心、呕吐、高热、昏迷等;血液系统:表现为贫血。消化系统:轻者食欲不振、腹痛、便秘、口内金属味等;重者腹绞痛及铅绞痛。
预防措施1.定期检测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及检修防护设施;2.降低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达到卫生标准要求;3.改革工艺,减少手工操作4.控制溶铅炉温度,减少铅蒸气挥发5.加强通风:如点焊、波峰焊局部安装吸尘排气罩6.穿工作服,戴滤过或防毒口罩,养成良好的个人职业卫生习惯,严禁作业场所吸烟,进食,饭前洗手,下班后淋浴,保持作业场所清洁.7.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贫血,,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者不宜从事铅作业;在岗职业定期(1年)体检,发现职业健康损害者应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