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群
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事迹:
邹群,曾获得南昌大学第一附属2016年“优质护理先进个人”称号、南昌大学2015年“工会积极分子”称号。
一、兢兢业业,吃苦耐劳
邹群在工作上,积极主动,兢兢业业。手术室是医院任务最繁重的科室,工作中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一饿就是几个小时,腰酸了要站得住,肚子饿了要挺得住,眼睛困了要熬得住,甚至有时会通宵达旦地忙碌着,这几年来真正体验到了手术室护士平凡生活的滋味,体验到了其中的艰辛和压力,也更能体谅同事的辛苦。遇到大型手术多需要分台时,他都能主动为帮忙,为救治患者尽一份力。
很多时候,当别人进入甜蜜的梦乡,他还在无影灯下忙碌着,很多时候,深夜的电话铃声把他从梦中惊醒,把温暖、舒适抛在身后,顶着寒风奔向熟悉的岗位,当面对那张被病痛折磨的面孔和那双祈盼的眼神,同情之心、怜爱之情油然而生,毫无怨言地投入新的战斗,当把手术后成功脱险后的病人推出手术室时,焦急等候的亲人舒展了紧琐的眉头,家属和患者一个感谢的网眼神,一句由衷的谢谢,都会使他有种自豪感、满足感涌上心头,一点辛苦,一些劳累又算得了什么呢。
二、方便他人,勇于创新
我院手术室每年要完成手术4、5万台手术,为了方便手术患者对手术的了解和术前的一些准备工作,提高手术患者的满意度。随着微信时代的发展,邹群协助科室组长建立术前微信公众号,将手术室的环境、麻醉方式、手术过程、需要配合的事情、术前准备、术前术后注意事项等内容做进公众号里面,极大的方便了广大手术患者对这方面的知识的了解,这一举措得到了手术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
在日常手术中,邹群也会积极主动思考,我院耳鼻喉科医生以前做直达喉镜手术是将手术托盘放置手术患者胸前,然后用开口器固定在托盘上暴露手术野,邹群在配合该手术时,经常听到手术医生抱怨手术野暴露的不够好,肥胖的手术患者的胸腹部经常被托盘压到,邹群思考后便建议手术医生将开口器固定于手术床的头架上面,手术医生尝试此法后,很是满意,随后向全科推广,关于该手术的抱怨都得以解决。此举不仅仅是帮助手术医生解决了问题,最收益的是可以让手术患者更好的完成手术。
三、把手相助,彰显共产党员本色
2017年4月29日一则“医者仁心,这一场相遇,是生命的救赎”的消息在朋友圈瞬间传递开来,很多人浏览了现场图片及事迹后纷纷点赞并留言到:“无私奉献,传递无限正能量!”。之后医院官网、南昌电视台、都市频道等也相继报道了这则消息。
事发时间为2017年4月20日晚。当时,他和同事们正准备下班回家时,走到医院外科大楼门口时,目睹了惊险的一幕:一位男子带着他的妻子(孕妇)来一附院急诊入院(宫外孕),谁知他们刚刚走到外科大楼一楼大厅,意外却发生了,宫外孕大出血,流的满地都是血,正当该夫妇急的不知所措的时候,刚准备下班的邹群和他的同事们正巧路过,见到这一幕,他们主动上前查看情况,了解情况后,他们立即联系手术室安排一张手术车下来,并与妇产科进行联系,从一楼遇见患者将患者送往治疗室这过程不到五分钟。帮患者送往治疗室和妇产科医生交接后,邹群还全程陪着该男子到急诊科交费、办理入院等。看到孕妇病情慢慢下来了,邹群一行人便默默离开了。
一次巧合,挽救了一条生命,虽然延误了下班的时间,但他表示他的内心是无比快乐的,他说:对他们来说,救死扶伤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的任何事情都得靠边站。